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8月28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栾宗涛围绕该《方案》介绍时表示,近一年来,教育部积极对接科教兴国,培育新质生产力等国家战略需求,高规格部署实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启动实施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试点,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据介绍,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组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组,定期研判国家战略需求,研提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方案、支持措施和工作建议等。国务院国资委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摸底统计中央企业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的需求。今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专门召开高校土建类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座谈会;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召开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座谈会,谋划推进学科专业转型升级。
栾宗涛表示,教育部以解决人才供需不匹配矛盾为核心,会同相关部门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整合共享各部门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数据资源,推动构建人才供需“数据—模型—服务—治理”适配模式,逐步实现人才数量规模、结构布局、能力素养三大适配,重点构建了动态供需大数据查询分析、支撑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学科专业诊断预警、开展结构布局诊断分析、探索重点产业人才需求预测等六大功能版块。目前,平台已完成了基础建设和数据整合工作,进入试运行阶段。